燕园风物 | 古园影踪:镜春园
燕园风物
古
园
影
踪
北大有将近120年的历史,而它所处的燕园有着比北大更为久远的历史。在几百年的沧桑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风物,甲子更迭,见证着这个园子的变迁。燕园风物中蕴藏着一段段历史、一则则故事、一座座丰碑、一个个人物。【燕园风物】系列意在通过对燕园风物的系统梳理,以描述历史之点滴,满足更多关心燕园、心系北大的读者之需,让燕园风物历久传承,争取把更多的历史文化印迹留予后人。
北大是可以触摸到历史的地方,燕园承载着古今、延展着历史。成因得益于海淀的山形水系,源自于明清的皇家园林。昔日皇亲贵胄流连其间。那一串悠长的名字:朗润园、镜春园、畅春园、淑春园、承泽园……顺着时间的丝藤融入每位北大学子的心中。遗物犹在,格局尚存。今日款步燕园,求史者见古今云烟,求情者得月上柳梢,求思者觉灵性跃动,求美者感身心皆熏。她们今日承载的,已不是一户一姓,而是兼容并包、囊括大典的学之大者——北大!
镜
春
园
镜春园位于未名湖东北端一带,北接朗润园,南到未名湖北岸,东至北大校园东墙,西接鸣鹤园遗址。在几座古园林中,镜春园应该是最小的一个。镜春园和鸣鹤园原为一个园区,最初名为“春熙院”。乾隆年间为大学士和珅淑春园的一部分。后至嘉庆七年(1802),为了改作宅用,将该园一分为二:西部赏给嘉庆第五子惠亲王绵愉居住,是为鸣鹤园;东部较小,赏给嘉庆皇四女庄静公主居住,改名为镜春园,这样就形成了东西两园鼎立的格局。现在从第一体育馆北端通向朗润园的大路就是当年两个园子的分界线。
镜春园园中荷花
关于昔日镜春园的情形,前人的记载很少,只能根据一些零星的记载和实地的考察来推想镜春园的一鳞半爪。镜春园盛时的园门在园东南侧,位于现在材料厂办公室所在之地,为歇山式宫门三楹。在宫门内东西两侧,摆置两块上轿石。这在清代是一种特殊的设置,武将门前摆置上马石,文官门前摆置文阶石,而公主府门前不宜摆置,因此在府门内摆置方石两块,名曰上轿石。清代封建礼仪规定,女眷出门,不宜在府外或园外上轿出行,必须在门内上轿,因此摆置于门内。园中曲径通幽,松柏盘曲如盖,飞楼俯映,柳影婆娑,更多地体现一种闺阁的秀丽之美。全园布局由两处建筑群组成,主要建筑以中部建筑为主体,集中在现今材料厂中部一带,四周原有碧水环绕,略成圆形,很像一面镜子,或许镜春园就是因此而得名的。现在只有西面的小湖依然如旧,就位于通往朗润园大路的东侧。
镜春园园中小路
根据推测,镜春园在咸丰十年(1860)的“庚申之变”中也应该遭到了破坏。经过这次浩劫,园中建筑所剩已经不多。光绪二十二年(1896)九月,镜春园又并于鸣鹤园内。等到民国初年,徐世昌以薄酬租下了鸣鹤园和镜春园,合称淀北园。他把鸣鹤园中幸存建筑拆毁,但估计对镜春园并未有大的破坏。20世纪20年代前期,燕京大学以淑春园旧址为中心开始建校时,镜春园仍属徐世昌所有。当时燕京大学已经买得镜春园北邻的朗润园作为教职员工的住宅,中间隔有镜春园,不便通行,必须绕道东门外来往。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前,燕京大学曾屡与徐家洽商,计划扩大校园,向北直通朗润园,希望以优惠价格购入镜春园,并在园内兴建专供中外文化交流之用的图书馆一座,并以徐氏别号“东海”为名,作为协商条件。议还未成,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事情也就这样结束了,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镜春园才被合并于北大,从而使北部校园连成一片。北京大学迁入燕园以后,对镜春园进行了修建,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建了北大建筑公司和北大材料厂。这一古园林的遗迹也就逐渐无迹可寻了,只有“镜春园”这个美丽而秀气的园名给人们带来很多美好的遐想。
今天的镜春园75号,以前曾是文学史家王瑶先生的故居,现在是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所在地。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是中国成立最早、运行最完善、发展最迅速的大学基金会之一。
镜春园75号
镜春园78号院与82号楼现作为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办公楼与教学楼,现任主任田刚教授是具有卓越学术贡献的国际领袖级数学家,36岁潜力无限的青年数学家许晨阳刚刚获得了未来科学大奖,享誉海内外。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以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优越的研究环境吸引了卓越的青年人才;镜春园83号现在为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的办公楼;镜春园79号院,以前曾住过北大经济系的陈岱孙先生,这里的景观建设遵循了尊重自然生态的原则,院内藤蔓扶疏、古木森荣,园中斗拱飞檐、回廊环绕,依稀可见旧时景象。
镜春园78号怀新园
镜春园82号
2011年10月27日由香港恒基集团主席、著名爱国实业家李兆基先生捐资修建的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于镜春园落成。
李兆基人文学苑
李兆基人文学苑正面观
位于李兆基人文学苑的哲学系系楼
人文学苑由中国建筑设计院设计,充分考虑了镜春园的用地特点和历史传承,对原有的历史建筑布局进行了考证,依据金熏和“样式雷”绘制的镜春园平面图复建。在整体建筑当中复原了镜春园原有的中心建筑及历史水系,保留了北侧的古建筑民居,令园中古树与古建筑相映成趣。学苑飞檐相错,庭院相借,曲径通幽,曲水环绕,体现了中国学者的亲和稳重之风和北大人文学科所独有的精神气质,已经成为了北大校园内一处优美而厚重的景观。
作者:杨虎 张翼
编辑:易思
摄影:桑宇晨 蔡翔宇 张锐
绘画:戴放
审校:王冠之
美编:叶兴国